緬懷七七抗戰勝利 不忘先烈血與淚
文/施奕安、陳佩吟 圖/本刊編輯室
抗日戰爭是二十世紀中華民族最重要的歷史大事,
這場戰爭將中華民族的生死存亡緊緊聯繫起來,
數億中國人或死、或傷、或流離失所,
艱辛至極。抗日戰爭改變整個中華民族命運,
也讓世界政局因此而重組。
盧溝曉月八年抗戰序章
一九三七年七月七日夜,日本駐軍於宛平城外永定河畔的荒地進行夜間實彈演習。盧溝橋位於北平城西南約十五公里的永定河上,在軍事地位上為南下的要衝,也是北平進出的咽喉要道,戰略位置非常重要。突然的兩次槍響,日軍即刻停止演習,並發現日方一員士兵失蹤。
事發後日軍要求進入宛平城尋找失蹤士兵,駐守宛平城的二一九團(團長吉星文)第三營營長金振中則不同意日軍進入,雙方開始發生小規模交火情形。
南京迅速反應動員備戰
七七事變(也稱盧溝橋事變)發生時,蔣中正委員長於江西廬山主持暑期軍官訓練團訓練,得知消息後隨即指示:「宛平城應固守勿退,並須全體動員,以備事態擴大,此間已準備隨時增援矣。」事發後,中日雙方原先想以簽訂停戰協定來為偶發意外做一個段落,但因七七事變激起中國全面抗日情緒,日方感受到在中國境內的危險處境,以及得知蔣中正委員長派中央軍「沿平漢線逐次調兵北上,同時逐漸準備對日戰爭」,因此增派兵力進駐北平,中日雙方情勢立刻變得緊張,大戰一觸即發。
拚民族生命求國家生存
七七事變以來,面對我方內部各種不同的主和聲音,蔣中正委員長態度堅決,不為所動。他認定日本人處理事變的作法仍是以「慣用伎倆」仗勢欺人,想讓我方不戰而屈,因此「我必以戰而不屈之決心待之。」七月十七日,蔣中正委員長發表「廬山談話」,他表示,中國是弱國,中國面對日本的侵略「委屈忍痛,對外保持和平」,國家急需建設,而建設需要和平,因此才會堅持「和平未到根本絕望時期,決不放棄和平;犧牲未到最後關頭,決不輕言犧牲」的原則。但如果最後關頭來了,那就只有「拚全民族的生命,以求國家生存。」
最後關頭全力共赴國難
蔣中正委員長斟酌當時國力希望以戰求和,他派出中央軍展現國民政府不畏戰的決心,也積極尋求外交出面干涉,而日本誤判中國情勢,對華北加重進逼,國際調解不成,中國軍民抗戰情緒沸騰,抗戰已到「最後關頭」,中國軍民只有全力共赴國難。
七七事變為八年抗戰的起點,這場戰爭對世界局勢乃至日本政局的影響相當深重,因為這場戰爭讓二十世紀初為東亞強國的日本差點遭到了覆滅,幾乎因此亡國,戰爭的後遺症至今仍存在著。許多被日軍占領的亞洲人民也對日本的軍國主義餘悸猶存;當時中國、蘇聯、美國、日本的角力,造成東北亞、南亞的不安,戰爭帶來的破壞與衝擊,長時間反映在戰後各國政經社會各方面。
微電影紀錄貢獻與榮光
民國一○六年,輔導會發行微電影《記‧得》,講述「大刀隊」的血淚史,「大刀隊」是抗日戰爭時期由第二十九軍編成,從抗戰第一戰盧溝橋到最後一戰深河橋都沒缺席。一九三三年初,長城抗戰爆發,二十九軍擔負喜峰口的陣地防禦任務,並於同年三月十一日深夜直撲日軍營地,這一仗是中國自「九一八事變」後,第一次戰勝日軍,二十九軍大刀隊因此名震天下。一九四九年後,隨國民政府遷臺,這些曾經在戰場上的抗日英雄,褪下軍服,轉身投入興建東西橫貫公路等國家重大建設,奉獻一生血汗,為臺灣經濟發展奠定紮實的基礎。
先烈愛國情操流芳百世
七七事變至今屆滿八十三年,戰火無情,昔時的傷痛也許能隨時間慢慢淡忘,但榮民先烈為國犧牲奉獻的史實是難以抹滅的,這一段歷史鮮明地篆刻在歲月裡,堆疊著成就今日我們生活的家園,而榮民先烈們當初投戎的決心與愛國的情操,也將隨著世代演進繼續流芳百世。
(點閱次數:662)